台北劉其偉LIU CHIWEI (1912-2002):
不談虛幻生死,只要轟轟烈烈活過 - 藝壇老頑童劉其偉
- 有畫壇老頑童之稱的劉其偉,在五十歲以前是一名工程師,五十歲以後的他,是教授、是探險家、是人類學家。
- 劉其偉被畫壇稱為「劉老」,但不同於那年代生活作息規律的老人家,劉其偉其實是個夜貓子,且在睡前非得喝咖啡、飲濃茶不可。很多到了這個年紀的老人家,早已在享清福,或是窩在家裡含飴弄孫。但是劉其偉卻在退休後將自己的生活空隙都填滿,在各地東奔西跑,座談、演講、記者會等,每天睜開眼就開始工作,直到做完每一件事劉其偉才安心就寢,從不浪費任何時間回憶過去,劉其偉似乎從退休後才開始自己絢爛多彩的一生。近四十歲才開始對繪畫藝術產生興趣,自學水彩畫,遂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由於非科班出生,劉其偉的畫風新穎不受學院派束縛。畫作主題以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為主,旨在捕捉瞬間的感動。
- 1950年,劉其偉以《寂殿斜陽》入選第五屆全省美術展,信心倍增。在越戰爆發後,劉其偉應邀到當地擔任工程師,看見中南半島的古蹟廢墟引發思古幽情,深深被感動。他利用工作空檔在西貢附近寫生攝影留下大量珍貴資料,以原始藝術樸拙的造形與神祕的色調完成「中南半島一頁史詩」系列繪畫,具有抽象傾向。回國後此系列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展出時,獨特的畫風造成藝壇轟動,劉其偉也正式邁入職業畫家的生涯。
- 劉其偉作畫最重情、如何傳遞真摰情感,而不是技巧。至今最令他滿意得作品「薄暮的呼聲」,就是藉由畫出貧窮祖孫與婆憂鳥的故事,傳達他懷念祖母的綿綿親情。在畫材上,劉其偉求新求變,選材極富多樣性。舉凡能夠使畫面產生特殊效果的媒材,劉其偉都勇於嘗試。除了常見原料如棉布、水彩顏料、壓克力顏料、粉彩等,其他特殊媒材如樹脂、牛膠、酒精、食鹽、爽身粉、咖啡渣,都是楊英風曾嘗試的媒材,劉其偉在選材上就如同他多樣角色的探險人生多彩繽紛。
- 成為職業畫家後的劉其偉不曾間斷創作,連續發表「二十四節氣畫展」、「混合媒體系列展」、「十二星座展」等作品,在藝壇廣受矚目。其他如「畫路三十年特展」、「八十回顧預展」、「劉其偉創作40年回顧展」等,展現劉其偉在題材與形式上的多變,超過三十年的執著努力逐漸在台灣畫壇奠定不容抹滅的地位,至今享有盛名。綜觀劉其偉彩筆下的世界,瑰麗迷濛的色彩與古拙的線條賦予作品廣大的生命力,有時令觀者感到溫馨而動人,有時卻又令人覺得心酸淒涼。一家專業藝術期刊即曾評論,劉其偉「擅長以半抽象的形式,把可見的現實世界,透過藝術的想像,加以簡化、變形,幻化成一具有原始純真的神祕世界。」劉其偉的作品是畫壇的名牌。他精采的探險故事與傳奇的一生,讓生活經驗貧乏的大眾欽羨不已,除此之外,他單純的哲理、樸拙的造型與朦朧的色彩風靡藝術市場,直接挑戰傳統美學觀。許多人買他的畫不僅是因為喜歡作品具有神秘的氣質,更重要的是買「劉其偉」這三個字的品牌。
- 當劉其偉的藝術作品被開發成為商品在書店、百貨專櫃等地據點銷售,劉其偉的作品已經貼近現世人生,改變出藝術高不可攀的印象。劉其偉的作品同是既有意義,也具有教育功能。他的作品代表一種「人文關懷」,區別其他高級禮品的繁複華麗,而流露一股清新純真的風格形象,獲得大量消費者的認同。劉其偉不要留名千古,而寧願當一個玩家。身為一位創作者,他結合生活體驗和內在情感,以輕鬆小品的形式呈現,展現藝術難得的高度親和力。他所構築的令人感動、歡笑的自由夢土,為當代藝術拓寬更寬廣的空間與可能性。
- 出生福建。1920年移居日本,先後畢業於日本神戶英語神學院以及東京鐵道教習學院。1945年來台,1949年開始自修水彩畫並於1951年舉辦首次個人水彩展。1962年獲中國畫學會第一屆水彩畫家金爵獎。著有《現代藝術研究基本理論》、《水彩技巧與創作》及《台灣土著文化藝術》等書。1990年於台灣省立美術館舉行80年回顧展。劉其偉(1912年8月25日—2002年4月13日),台灣知名畫家兼人類學家。有畫壇老頑童之稱。福建福州市南臺人,原名劉福盛,以水彩畫和油畫作品受到台灣人的喜愛。在台灣畫壇經常尊稱他為「劉老」。
- 1910年到1940年 1912年,劉其偉出生福建,是家中唯一獨子,上有六位姐姐,自幼喪母,並在父親的嚴厲管教下渡過童年,8歲時全家因[茶葉]生意滯銷,躲避債務移居[日本][橫濱]。[1923年][東京大地震]後,又移居[神戶],由於家中經營生意不善,劉其偉開始打工賺取自己的學費。18歲時,劉其偉畢業自日本[神戶英語神學院]Kobe English Mission School。
- 1910年到1940年 1932年,劉其偉20歲時進入[日本官立東京鐵道局教習所]專門部電器科就讀,並領取庚子賠款獎學金。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劉其偉回到中國並任教廣州[中山大學]電工系助教。1938年在動亂中結婚,夫人為顧慧珍女士。
- 1910年到1940年 1941年長子劉怡孫出生,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後,劉其偉選擇到台灣從事電力發展相關研究工作,1947年次子劉寧生出生,1948年開始穩定的任職[台灣糖業公司]電力組工程師。1949年,在畫家香洪的影響下,開始自修水彩畫,對繪畫與藝術產生相當大的興趣,同時也開始翻譯藝術書籍。
- 1950年到1980年 1950年劉其偉的水彩作品「寂殿斜陽」入選台灣第五屆[省立美展],加強了他走上畫家之路的信心。隔年4月,劉其偉舉辦第一次個展。1954年5月時,出版第一本翻譯作品,1959年與畫家好友們籌組「聯合水彩畫會」(今日的中國水彩畫會)。
- 1950年到1980年 1965年,由於經濟困難,接受了外派到[越戰]戰區的工程師工作,為The Ralph M. Parsons Company雇員,在中南半島生活了兩年,是劉其偉畫風轉向原始藝術、建立起獨特個人畫風的分水嶺。此後他開始大量收集原始部落的藝術資料,並嘗試將心得以書籍或投稿的方式發表。
- 1950年到1980年 1970年代自中南半島回來後的展出頗受好評,於是劉其偉在1970年代正式邁入了職業畫家生涯,並以教學,翻譯出版藝術理論書籍為副業,此中他也開始受邀到國外展出,如1972年7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希爾頓大飯店的個展,以及1979年在[新加坡]UIC大廳舉辦的水彩個展等。此外,他對原始部落藝術保存依然相當熱衷,1977年在台灣屏東縣做了[板岩屋]的田野調查,1978年更遠赴中南美洲採訪[馬雅]文明、[印加]文明等藝術保存狀況。
- 1950年到1980年 1981年,獲得[馬來西亞][國際時報]和[台灣手工業中心]等贊助,前往[婆羅洲][沙勞越]蒐集原始藝術資料,範圍包括[拉讓河](Rajand River)流域的[雨林],以及拉可(Rako)野生動物保護區。1984年前往南非,1985年前往沙巴採訪隆古和姆祿族部落。在探險之外,劉其偉的畫家知名度越來越高,幾乎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個展,如1984年,一年內就舉辦了5次個展。
- 1990年後 1993年,以81歲高齡組探險隊前往[大洋洲][巴布亞新幾內亞],進行石器文物的藝術研究。是他最後一次前往蠻荒地區的長期探險。2000年6月出版《老頑童歷險記─劉其偉影像回憶錄》,2002年因心臟主動脈剝離突然過世,享年90歲。
周邊文物:
- 『童心。玩心』劉其偉藝術咖啡杯禮盒: 劉其偉婆憂鳥馬克杯×1+安堤瓜火山咖啡,大家稱劉其偉為老頑童,充滿童趣的畫作,滿載著童心與創造力,他更深入世界各原始部落,找尋那一份屬於心靈的美麗悸動。婆憂鳥是劉老最知名畫作,他把自己幻身成婆憂鳥,童心圓夢,滿溢溫情。安堤瓜咖啡是世界頂級咖啡的代名詞,以海拔5000英呎的萬年火山士壤孕育而成,厚重的口感,但低沈回甘。婆憂鳥和火山,爆發出隱藏在心中的童心,品味咖啡香中,生命的能量和悸動。
- 自然保育系列:婆憂鳥 劉爺爺最愛聽奶奶說『婆憂鳥』的故事。那是一隻每天黃昏時刻飛到枝頭,呼叫「婆憂!婆憂!」的美麗小鳥。看著那橢圓的身型、黑色的背、紅色的腹、細細的腳丫、以及小巧的嘴巴,單純的小鳥卻蘊藏著他童年溫馨的回憶,及對祖母永遠的懷念,你是不是也感受到劉爺爺的心情呢?‧早期自畫像系列、原住民系列、自然保育系列、十二星座系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