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台中陳庭詩〞

  • 陳庭詩 CHEN TINGSHIH 
  • (1916-2002):
  • 陳庭詩來自福建的書香世家,為開台功臣沈葆楨的後代。少年的不幸失聰,意外地開啟他藝術生命的春天,從早年化名「耳氏」發表寫實木刻,到中年全心投入現代版畫,到晚年埋首焊鐵雕塑,終生創作不輟。陳庭詩是台灣現代藝術運動的一員,作品極具個人風格,他以原樸為美,以古拙為尚,獨居陋室,過著清寂如僧人般的淡生活,在寂寞的境域裡,獨以藝術與天地對話,以超越苦難的堅定意志,完成一位藝術家的執著與開創。三十餘歲活躍於美術團體如五月畫會、現代版畫會及現代眼畫會等。曾多次參與歐美亞等地海外聯展,並定期參與五月畫會展覽及多項個人展覽。作品《蟄》曾獲1970年韓國國際版畫雙年展的東亞日報大展。1976年赴美國科羅拉多州政府議會大廈設計紀念華工移民開拓的大幅鑲嵌玻璃畫〈慶祝美國建國二百週年〉,並在美居住兩年。其版畫作品廣受海內外美術館及私人機構所收藏如洛克斐勒基金會、辛辛那提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等。舉辦「大律希音—陳庭詩紀念展」(2002,台北市,市立美術館)。
  • 1915生於福建長樂
  • 1923 八歲時因意外失聰,隨父親友人張菱坡學習傳統水墨
  • 1938 以「耳氏」筆名發表首幅木刻版畫於福建《抗敵漫畫》旬刊
  • 1938~40 任福建省軍管區「國民軍訓處」及「政治部」中尉科員
  • 1939 與宋秉恆共同主編《大眾畫刊》
  • 1940 兼任「正氣中華出版社」編輯,於教育部巡迴戲劇教育部隊擔任繪畫及舞台設計
  • 1942 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政治部」漫畫隊員,9月轉派任該部「陣中出版社」編輯
  • 1943 任「中華民國木刻研究會」函授班導師
  • 1944 出任贛州「中華正氣出版社」藝術編輯,日軍陷贛州後,輾轉於模峰、贛南、贛東等地
  • 1945/46 由軍中復原來台
  • 1946受邀擔任台中的《和平日報》美編,主編〈每週畫刊〉及負責〈環島行腳見聞〉連載為《新知識》及楊逵所辦的《文化交流》擔任美編
  • 1947 因二二八事件,離台,受聘為福州《星閩日報》編輯
  • 1948 任職台灣省立台北圖書館〈今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 應邀為台灣博覽會繪製 《劉銘傳建築台灣鐵路圖》 擔任《中華日報》副刊〈新世紀〉與《公論報》副刊〈藝術〉美編
  • 1957 自省立台北圖書館離職
  • 1958 參與創立「現代版畫會」
  • 1959 首次獲選參加「第五屆聖保羅雙年展」〈陸續獲選參加第六、七、八、十一屆〉
  • 1964 於《建築雙月刊》12期發表創作自述〈版畫與我〉
  • 1965 加入「五月」畫會
  • 1970 獲韓國東亞日報「第一屆國際版畫雙年展」首獎獲中華民國第八屆畫學會金爵獎
  • 1972 參加雄獅美術主辦「版畫的創作與發展途徑」座談會
  • 1976 赴美近二年赴科羅拉多州政府議會大廈設計紀念華工移民開拓的大幅鑲嵌玻璃畫 〈慶祝美國建國二百週年〉
  • 1982 參與成立台中現代繪畫團體「現代眼話會」
  • 1988 赴印度旅遊
  • 1996 於台中縣太平市成立美術作品陳列室及工作室
  • 1997 赴德國旅遊 〈參觀第十屆文件展〉
  • 1998 參加郭木生文教基金會主辦「陳庭詩鐵雕與現代詩對話」討論會
  • 2002 四月十五日病逝台中縣太平市

周邊文物:

  • 陳庭詩版畫名片盒Card ca
  • 陳庭詩版畫胡椒鹽罐 Salt & Pepper Shalers
  • 陳庭詩版畫胡椒鹽罐 Salt & Pepper Shalers
  • 陳庭詩版畫酒壺 Flask
  • 視覺藝術家陳庭詩紀念磁鐵

商品故事:

  • 陳庭詩出生於1916年,他是台灣50、60年代,抽象繪畫興起的重要成員,深深影響台灣現代藝術「抽象化」的發展。陳庭詩將所有的精力投入鐵雕、版畫、壓克力、彩墨、書法創作,他的畢生努力也受到了國際肯定與認同,1998~1999年受邀參加國際鐵雕大展,與畢卡索〈Picasso〉、米羅〈Miro〉、卡爾〈Calder〉、阿曼〈Arman〉等,國際雕塑大師同展於歐洲,並在一本「二十世紀藝術」〈Art of the 20th century法國著名藝評家Ferrier著〉中與國際雕塑大師齊利達〈Chillida〉、塞撒〈Cezar〉同列,是極少數列名的亞洲藝術家之一。陳庭詩的作品目前為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典藏。

1 則留言:

  1. 大師的出生年分兩處都不正確˙請參考國美館[滿庭詩意]展冊所修正年表或最近創價學會所辦[大化衍型]展畫冊資料˙

    回覆刪除